夜间
笔趣阁 > 知否:我是徐家子 > 第707章 姑祖母,放心!【拜谢!再拜!欠更38K】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maw168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七月十五,中元节,


汴京城,


道者院,


院中空地上,巨大的纸钱山被引燃。


熊熊烈火吞吐着炽烈的火舌,将祭品冥器烧为灰烬。


徐载靖等人所站的位置,距离钱山有十几丈,但依然感觉脸上、身上有些被炙烤的感觉。


徐载靖身边,眼圈泛红的岳飞,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自己的眼眶。


擦完眼泪后,岳飞继续看着钱山之上滚滚而去的青烟,嘴里念念有词。


待钱山烧的差不多,来道者院的众人纷纷准备离开。


“噗噗。”


感觉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,岳飞朝着身旁看了眼。


“节哀。”徐载靖轻声道。


岳飞重重的点了下头。


旁边个头只到岳飞肩膀的徐兴代,踮着脚揽着岳飞的肩膀,道:“走吧!咱们回去。”


朝道者院外走去的路上,


岳飞侧头看了眼徐载靖,


虽然没说什么,但徐载靖却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,轻声道:“飞哥儿,当年我就是在这条路上,碰到了岳指挥。”


说话的时候,徐载靖抬起胳膊,指了指不远处的道路。


岳飞听到此话,顺着徐载靖的指着的方向看去,依稀之间似乎看到了记忆里的父亲,领着几个乡党拱手和徐载靖说着话。


徐载靖继续道:“举荐那几位的时候,我也没想到,他们会这么厉害,尤其是你父亲。”


岳飞点了点头。


此处有和他父亲有关的东西,让他对汴京的感觉亲近了不少。


“五郎,你等等我!”徐家众人身后,有声音传来。


徐载靖不用转头,便已经听出是荣显的声音。


让徐载靖有些意外的是,荣显的声音里居然有些沙哑,似乎方才哭过一般。


转头看去,


荣显的眼圈果然有些发红。


待荣显带人来到近前,跟在他身后的几个精悍青年赶忙拱手一礼:“见过三郎、五郎,小世子。”


徐载靖和兄长朝着沈从兴等几人拱手回礼,徐兴代也有样学样。


沈从兴等几人行礼问好后,有些好奇的看了眼岳飞。


他们几个也都是战阵里厮杀过的汉子,一眼便看出徐载靖身边的这个少年有些不凡。


虽然眉眼之间还有些稚气,但身形健硕神色自信,且目光锐利,显然不是什么平常之辈。


荣显也注意到了岳飞,眼中满是惊讶的看着徐兴:“五郎,这位小哥是?”


徐载靖道:“我家故旧之子,姓岳名飞,如今住在侯府。”


荣显一听,这故旧之子还好说,能住在徐家,便是在说两家关系不一般。


这位小哥的前程,勇毅侯府是保着的。


“岳小哥,幸会!”荣显拱手道。


沈从兴等人也赶忙拱手,口呼幸会。


徐载靖和一旁的岳飞说道:“富昌侯世子荣显,身后这几位是同他一起征战广南的沈从兴、耿介川、段成潜”


岳飞躬身拱手,道:“久仰几位大名,能在南疆建功,小子心中十分佩服!”


岳飞一句话,让荣显等人十分受用,看向岳飞的神色更加的友善。


耿介川笑道:“岳小哥言重了!小哥身形不凡,又得五郎看重,将来前程不可限量。”


荣显道:“老耿,谁都能看出来的事情,你就别聒噪了。”


沈从兴几人纷纷一笑。


随后,


众人继续朝外走去。


岳飞很自然的和徐兴代走在了一起,将徐载靖身边的位置留给了荣显。


路上,


荣显颇有些感触的看了徐载靖一眼,道:“五郎,之前我对来这道者院没什么感觉。”


“但,自从我在南疆待了那么久,经历过战阵之后,这感觉一下就不同了。”


徐载靖点点头,侧头看着荣显道:“这说明之前幼稚的荣显已经不在,二郎你长大成熟了。”


身后的几人闻言,有些憋不住的笑了几声。


“去去去!”荣显说完看着徐载靖,道:“五郎,殿下大婚时的礼服,可有送到你家?”


徐载靖摇了摇头:“没有。”


荣显道:“那我的怎么就送来了呢。”


载章道:“可能是咱们位置和小五他不一样吧。”


说着话,


众人来到了车马停着的地方,


此时车马之上,落了不少纸钱供品的灰烬,轻轻吹拂掉后,众人结伴离开了道者院。


和往年类似,一路上满是焚烧纸钱祭品的烟火味道。


徐载靖等人归家的时候,


城南,


寺庙中,


孔嬷嬷跪在蒲团上,视线从几个十分干净的牌位上扫过后,将手里的纸钱放进了身前的火盆中。


孔嬷嬷的蒲团旁边,还有一块儿毛巾,显然方才孔嬷嬷将牌位都擦了一遍。


这些牌位上的名字,身份多是和孔嬷嬷类似,是在宫里侍奉了大半辈子的宫女。


时光变换,有的家人没了,有的家人还在,但远在千里之外。


去世后牌位便只能供奉在这寺庙中。


假如孔嬷嬷不来,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人来祭扫。


盛老夫人站在孔嬷嬷身后,看着牌位上的名字,有的名字老夫人还能想起些东西,有的名字老夫人记忆里则一片空白。


又低声絮叨了几句后,孔嬷嬷扶着蒲团准备站起身。


老夫人和房妈妈赶忙上前帮着搀扶。


孔嬷嬷又回头看了一眼牌位,轻声道:“老姐姐,咱们走吧!”


老夫人轻轻点头。


出了寺庙,


走了一段路后,孔嬷嬷的心情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。


坐上回盛家的马车,孔嬷嬷有一句没一句的和老夫人说着话。


老夫人轻声道:“妹妹,要不你就留在汴京吧!有我在,总能相互照应一下!”


坐在马车旁的房妈妈,眼中满是希冀的看着孔嬷嬷,连连点头。


孔嬷嬷想了想后,朝着房妈妈笑了下,又看着老夫人笑道:“老姐姐,汴京我就不留了。”


“人总要落叶归根的!”


“我老家兖州还有个亲侄儿,如今还未娶妻。”


“这些年通过几封信,瞧着那孩子还不错!回到老家,我替他张罗一二,他给我养老就是了。”


老夫人看着嘴角带笑孔嬷嬷,轻轻点了下头,道:“也好,也好!这样百年后,总也有个给你烧纸的。”


“对!”孔嬷嬷笑着点头,情不自禁的朝着方才待过的寺庙看去。


过不了几年,没有人继续祭扫,寺庙中的牌位终将会被清出去.


老夫人没有继续说话,眼中有些思索的看了眼孔嬷嬷。


转过天来,


空气中焚烧纸钱的味道逐渐消散,


徐载靖如往常一般锻炼、上学。


中午时分,


寿安堂,


老夫人看着帮忙布菜的明兰道:“明儿,等会儿你先出去,我有话和你徐家表哥说。”


依旧上孔嬷嬷课程的明兰,看着一桌子的菜,笑道:“祖母,怪不得今日你准备这么多好吃的呢。”


老夫人笑了笑,道:“想要吃,直接去小厨房找房妈妈吧。”


“是,祖母!”明兰笑着朝老夫人福了一礼,带着几乎要高兴的跳起来的小桃,朝着屋外走去。


刚出了屋子,


迎面就看到脸上有些疑惑的徐载靖,正朝这边走来。


明兰大胆的瞅了徐载靖一眼,待徐载靖看过来,明兰赶忙笑着福了一礼:“见过徐五哥哥。”


徐载靖朝着明兰笑了笑,道:“许久不见!六妹妹妆安!”


明兰又抬眼看了下徐载靖,道:“徐五哥哥,祖母她老人家在屋子里等你呢!”


“好!”


徐载靖说着回头看了眼跟着的青草。


小桃看着徐载靖的动作,说道:“徐五公子,不如让青草姐姐和我们一起走吧。”


“小厨房有好吃的。”


徐载靖闻言,看了小桃一眼,点头道:“那就有劳六妹妹和小桃,帮我照顾青草这丫头了。”


“徐五哥哥放心。”明兰笑着道。


“去吧。”徐载靖同青草说道。


此时,


端着托盘上菜的丹橘,撩开门帘走了出来。


看着站在院子的徐载靖,丹橘有些嗔怪的看了眼小桃后,朝着屋内喊道:“徐五公子来了。”


说着,丹橘撩开了门帘的同时,朝着徐载靖福了一礼:“徐五公子,您里面请。”


丹橘一只手拿着托盘,一只手撩着门帘,行礼的动作颇有些滑稽的感觉。


徐载靖笑着点头:“有劳。”


说完,徐载靖迈步进屋子。


看着听到通传声后站起身的老夫人,徐载靖赶忙快走几步,道:“姑祖母,我过来您怎么还站起来了!我可受不住!”


老夫人笑着招手,道:“靖儿,过来坐!”


徐载靖笑着走过去,边走边道:“姑祖母,我在屋外就闻到菜香了!不用问,我就知道是房妈妈的手艺。”


“你这鼻子还真尖!”老夫人笑着道。


说着话,


徐载靖走到桌前,闭着眼享受的深吸口气,又咽了口口水,道:“香!真香!”


“华兰姐姐也在房妈妈身边学过,侄孙觉得,华兰姐姐她还没学到位!”


老夫人笑道:“这话要是让你二嫂嫂知道,说不准就不下厨了!”


徐载靖挽着袖子坐在绣墩上,道:“姑祖母,您不说,谁也不知道不是!再说,咱家里没什么大事儿,也轮不到华兰姐姐她展露厨艺。”


老夫人点了点头。


徐载靖道:“不过,我瞧着,我也快有口福了!”


“这是为何啊?”老夫人问完,朝着崔妈妈招了招手。


“呼延家的姐夫说,父亲或者大哥,这个月可能回京。”


徐载靖说完,朝着过来布菜的崔妈妈道:“崔妈妈,你不用过来布菜,你夹的还不如我吃得快。”


崔妈妈闻言笑了笑,看向了老夫人。


老夫人点头道:“这小子说的也有理。他想吃什么,就自己动手。”


崔妈妈应是。


“哎!”徐载靖也笑着应了声,随即一手拿着公筷,一边舔了下嘴唇,直勾勾的看着饭菜。


吃了几口垫了下肚子,徐载靖看着和蔼的老夫人道:“姑祖母,您今日让我来吃这些好吃的,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?”


老夫人也不遮掩,直接笑着点头:“不错,是有事儿!”


徐载靖浑不在意的继续用公筷夹了几筷子肉菜,点头道:“那我吃的就更开心了!”


老夫人闻言,无奈的笑着摇头。


因为徐载靖胃口大开的样子,老夫人也被引得多吃了一碗米饭。


见此,崔妈妈赶忙准备消食的山楂饮子。


一刻钟后,


桌上的菜碟几乎被徐载靖给清盘了。


“嗝!”


徐载靖毫无形象的打了个饱嗝。


随后,


徐载靖朝着递过来饮子的崔妈妈笑了笑,看着老夫人静待下文。


从扬州到汴京,


老夫人和娘家勇毅侯府打交道最多的人,不是娘家侄儿徐明骅,而是侄孙徐载靖。


对徐载靖这个时常带来好消息的侄孙,老夫人心中总是感觉要比其他人亲切些。


其实,


老夫人心中所想之事,倒也不是非徐载靖不可,找儿子盛紘也能办的了。


但,可能是这么多年老夫人总是给盛紘解决麻烦,猛然间要盛紘帮自己些事情,老人家有些抹不开面子。


同时,


这事儿可能还要走王家的一些官场关系,老夫人又对王老太太亲女儿康王氏下过‘谢客令’。


此时去求王家办事,心里总有些不舒服。


斟酌一二后,老夫人道:“靖儿,过段日子,孔嬷嬷就要回兖州老家了。不出意外,以后都是在老家颐养天年。”


徐载靖疑惑道:“孔嬷嬷在老家还有亲人?”


老夫人点头:“她老家还有个亲侄儿!”


徐载靖眼睛一转,道:“姑祖母,您是担心孔嬷嬷路上,和归家之后的养老之事?”


老夫人轻轻点头:“这兖州不比汴京!路途有些远不说,我对她以后的日子,也有些不放心!”


毕竟,之前徐载靖大闹的强盗山寨,就是在兖州境内。


徐载靖看着老夫人,点头说道:“姑祖母,您考虑的很对!这财帛动人心,孔嬷嬷身体虽好,但也是上了年纪的。”


徐载靖这话里的意思,可不止是说沿途的匪徒歹人,连带着孔嬷嬷家侄儿也给带进去了。


老夫人闻言,闭上眼睛轻轻点了下头:“我担心的,就是这个。”


也不遮掩,徐载靖直接道:“姑祖母,孔嬷嬷亲侄儿是个忠厚良善之辈最好,要不是的话.”


徐载靖笑了笑:“那就让他变成良善之辈。”


看着徐载靖的样子,老夫人道:“靖儿,你有办法?”


徐载靖点头道:“姑祖母,侄孙和皇城司主事,略有些交情。”括弧,过命的那种。


“之前兖州的皇城司,也被从上到下清理了一遍。孔嬷嬷到家前,您就会知道此人的确切的情况。”


“至于路上,咱家亲戚潘家和呼延家,常在汴京和京东东路两地来回,都有走老了的马车车队。”


“咱家在北边贩来的马儿,赶到兖州去的路上,也会有精悍的骑军护卫!”


“到时,让孔嬷嬷随着回去就行。定保她老人家一路无忧。”


老夫人听着徐载靖话语,笑着连连点头,道:“好,好,如此我也就放心了。”